聚焦:青年与乡村的激情碰撞

时间:2019-12-23 09:59:29 来源:教育频道_新华网-今日聚焦作者:湖南省岳阳市

导读:本文是由湖南省岳阳市网友投稿,经过教学相长翻译编辑发布关于"聚焦:青年与乡村的激情碰撞"的内容介绍。
图集

  “青春遇到乡村”的细节在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创博会)处处可见,展厅里满是农业创业项目成果的“新奇特”,论坛上乡村创业青年分享着苦辣酸甜……

  在资深创客、“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委朱星伟看来,在乡村创业的青年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力军,他们帮助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他们就是乡村振兴的一粒粒种子”,作为四川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分会会长,吴艳至今还记得分会成立时一位基层干部的肺腑之言。

  年轻人让农产品不再土气

  90后孙志翔创业3年来,把家乡江苏泰州溱湖簖蟹卖到了全国,打造的注册商标“爬强头”已经在食客中小有名气。

  有专家指出,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正深刻影响着农产品电商规则的书写。孙志翔正是创新者之一,目前他的网络销售团队共有11人,个个都是90后。为了在网络上直播带货,孙志翔还培养了4名网红。

  “农产品不等于‘土’产品”, 孙志翔告诉记者,在青年消费者的影响下,电商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从最初的吃饱吃好、到营养健康可追溯、再到如今的吃出文化吃出个性。农产品也可以很酷!

  如今,孙志翔给自己创业定了一个亿的“小目标”。

  创博会现场, 王淑娟在为自己的蜂蜜产品站台助阵。就在今年,她的家乡四川省青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2009年,作为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王淑娟返乡创业卖蜂蜜还成为当地乡亲们热议的话题。王淑娟至今记得,一位追访她的女记者乘车从县城赶到位于青溪镇的蜂场,一路上吐惨了,80公里的山间公路要经历400多个弯道。

  正是利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王淑娟将乡亲们藏在大山深处的蜂蜜卖到了全国各地。在她的家乡,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已绝非年轻人专利。不久前,一位村里70多岁的老人,在孙子帮助下,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自家的蜂蜜卖出了每斤180元的高价。

  在王淑娟看来,回乡创业多年,自己带回的新理念、新技术逐渐被乡亲接受认可,无疑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脱贫攻坚战里的生力军

  在创博会上,深度贫困县山西省石楼县的返乡创业者张云带来的杂粮代餐粥——“一碗粥道”,在此次展会上受到追捧,在团中央驻石楼扶贫队协调下,一举拿下了4000万元产品订单。

  2017年,34岁的张云从太原回到家乡吕梁山区石楼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局不利,之前谈好的投资方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履行承诺。回首自己两年多的创业路,一直在咬牙坚持的张云笑称“用生命在创业”。

  2018年,张云利用当地特产杂粮生产的代餐粥终于投产,而项目所在的石楼县乔子头村村集体经济也随之成功破零。

  张云说,之所以将产品最终确定品牌名称为“一碗粥道”,因为其中寓意了创业之道、精品之道,同时更有脱贫之道。如今,张云和自己创业的企业探索了多种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模式。

  同样作为农村创业者,四川省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艳的扶贫模式则与张云有所不同。

  2005年,吴艳和丈夫回到了家乡四川省大英县,搞起了野山鸡特种养殖。2007年,创业成功的吴艳就在当地成立起了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现在不做生产,做端口。”吴艳告诉记者,她在全国建立了589个基地,并为它们提供种源、技术、管理、培训、市场资源等。

  说起这一“转型”,吴艳说,如今的589个养殖基地有160多个设在省级或国家级贫困县,扎根当地,发挥造血机能。

  服务农村青创“最后一公里”

  农村青年创业者亟需哪些帮助?创博会上,一些共青团组织讲述着他们为农村青年创业者量身打造服务的故事。

  在共青团江苏省委推出的“新农菁英”培育发展计划中,团组织联合当地金融机构为农村青年量身打造了免抵押、额度高、利率低、周期长、放款快的“新农菁英贷”金融服务,自今年3月实施以来,共发放432笔贷款、共计3.2亿元。

  在朱星伟看来,对很多农村创业青年而言,亟需产品推广销售的渠道。“互联网是工具,只有和实体经济相结合,才能产生价值。”青年虽然熟悉互联网,但在实现转化收益的“实战”中,还需要专业支持。

  共青团四川省委发起的中国青创商城,正是着眼打通服务全国特别是贫困地区创业青年“最后一公里”,探索打造的“服务创业青年、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全国性青年电商平台。

  据介绍,获得过省级及以上共青团相关荣誉及创业专项帮扶资金的创业青年项目产品,在电商平台开店的创业青年项目等都可在商城免缴质保金。

  2005年刚开始创业时,吴艳曾一度感到孤立无援。“当时要到各个书店去,一本本搜寻有关政策法规和养殖技术的书籍,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摘抄下来……”

  这位资深创业者,羡慕时下农村青年的创业环境,同时也感到幸运——在创业路上得到了团组织的帮助支持。她至今习惯把各级团组织称为“娘家”。(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江涛)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siji/24928.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