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王侠:女教师不畏艰苦坚守偏远乡村24载无私付出打造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时间:2019-04-30 03:52:08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陕西省宝鸡市

导读:本文是由陕西省宝鸡市网友投稿,经过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编辑发布关于"阜阳市王侠:女教师不畏艰苦坚守偏远乡村24载无私付出打造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阜阳市王侠:女教师不畏艰苦坚守偏远乡村24载无私付出打造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阜阳市王侠:女教师不畏艰苦坚守偏远乡村24载无私付出打造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人物简介:王侠,女,汉族,1975年8月生,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人,三义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事迹简介:24年来,她情牵留守娃,汗洒绿茵场,以“以球育德、以球健体、以球促智”为教学理念,苦心发展特色素质教育、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带领当地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特色足球学校。曾获评2017年度“安徽最美教师”、阜阳市第三届“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第二届录像课大赛二等奖等近30个奖项。感人事迹更是被人民日报、央广网、搜狐网、腾讯网、安徽青年报、阜阳城市周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正文:颍泉区三义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颍泉区最偏远的农村革命老区—行流镇,与太和毗邻。在这所学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女体育老师—学生眼中的“足球妈妈”,她就是王侠老师。学校的绿茵场见证了她深深的体育情怀,多年来,用丹心换真情,谱写着平凡灿烂的体育人生。

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做奉献型教师

从省体校毕业的王侠,本有机会继续深造,但她却选择回到家乡任教,女承父业当上了一名体育老师,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薄弱的面貌。教学中,她谨记父亲的话,只有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真爱关心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久而久之,她得到了学生的信任,成了学生们的知心朋友,下课的时候,学生都喜欢围着她说心里话。又如父亲当年带领着学生参加市区比赛,很多孩子都把体育项目当特长,父亲未竟的事业,得到了传承,行流“体育之乡”的辉煌成就,又继续得以弘扬。

2006年秋,她看到老家附近三义学校没有体育老师,就主动要求去那里任教。三义学校的中学、小学共有18个班,只有王侠一个体育教师,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多项训练任务都是由她一个人负责,工作量可想而知。人家送她外号“三不怕”:体育教学不怕难、学校体育不怕看、学生体育不怕赛。

2014年,在三义学校校长王胜标和王侠的大力倡导下,决定把三义一贯制学校办成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率先进入农村的校园!这是一个超前有远见的决策。而作为唯一的体育教师,这一沉甸甸的担子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王侠瘦小的肩上。2015年金秋月,三义学校经过一年超人想象的艰苦的努力,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家也因为这个教育部的殊荣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一个小小的偏远农村学校竟然上了教育部的红头文件。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她把恩师—阜阳师范学院体育教授张宏智请过来带队训练。在组建校园足球队期间,王侠在节假日积极参加省“校园足球骨干教师”培训、全国“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只为孩子们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系统的训练。学校由最初的一个中学男队,快速发展到两个队、三个队、四个队,以至现在每班都有球队。

2017年底,李集小学、腰庄小学也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一个农村乡镇有三所国字号的特色足球学校,这在安徽省也是绝无仅有的。

爱洒操场,留守儿童,她的心肝宝贝

三义学校足球队里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有的是单亲,也有的是孤儿,是足球让他们走在了一起。王泉同学从小妈妈走失,缺失母爱性格孤僻倔强,王侠知道后,经常找他谈心。外出比赛时,指导他如何自理、自立。一次在南京溧水训练基地,她看到很多孩子拿出家人给他们准备的各式各样的零食,而他和孤儿李云飞孤单的坐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其他孩子吃。王侠看到了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把他俩叫到身边,给他们买了一大包零食。

这时,王泉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一头扎进王侠的怀里,紧紧地抱住她说“老师,您就像妈妈,我能叫您妈妈吗?”王侠当时鼻子一酸,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孩子,叫吧,我今后就是你们的妈妈!”李云飞也哭喊着扑过来,孤儿王无敌、单亲家庭的孩子时云龙也都围了上来拥抱着她。那一刻,面对这些需要关爱孩子,王侠的心都碎了,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班里的贫困家庭孩子李想、时志浩、李冠军、范小敏……王侠不但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他们穿,还经常从亲戚家里搜集一些衣服送给他们。并多次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扶,精神上的鼓舞,心里上的疏导,经济上的资助……8月份她带队去南京打比赛,大家亲眼看到,王侠白天在赛场上指挥孩子比赛,脸晒得发红;晚上坐在宾馆的走廊上看着孩子一直到十一、二点,唯恐他们打闹睡不着,影响第二天比赛,等孩子们睡着了,还得给这些孩子把衣服、袜子洗好,十分辛苦。学生李冠军的爸爸感动地说:“俺在家带一个孩子都不容易,你这带十多个孩子一去就是十多天,能容易吗!没有你,李冠军也不会被看中,选到合肥市省级足球队训练,真的很感激!”

训练时王侠是他们的教练,生活中就是他们的“足球妈妈”。22年来,她用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收获成功与自信。对学校体育的那份执着和爱促使她不断努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病痛缠身,咬牙坚持,从不轻言放弃

王侠如今年过40,体力下降,身体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长期站在操场上,过度劳累以至于她的膝盖疼痛难忍,甚至不能下蹲,她都含泪克服,每天的超负荷工作使她的心脏出现问题。2011年10月在“颍泉区大课间活动现场会”前夕,她看到学生们的跳跃运动做的不太好,她想再教几遍,4个8拍还没做完,只见她晃晃悠悠地手扶国旗杆,距离咫尺的李娇娇看到后,随即跑上领操台,哽咽地说:“王老师,您怎么了?”话音刚落,王老师慢慢地倒下了……学生们吓傻了眼,校领导及时发现,请来医生抢救,才脱离了危险,医生说“她心脏出现严重问题,心跳分不清点数,很危险的。”全体师生劝她及时去医院治疗,而她醒来能说的第一句话说“这节操做的不太好,我不能教孩子们了咋办”。第二天,她又出现在大课间的活动现场,小心翼翼的比划着每一个动作让孩子们练习,学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学的特别认真。莅临学校观看大课间的领导给出了两个字“震撼”。之后,她想了一个办法,告诉她的每一届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晕倒了,你们一部分赶快抢救(并教学生们抢救的方法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另外的学生快速去找其他的老师和校长。作为一名女育老师,每天在操场上,寒风里,酷暑下,每次她都能努力克服困难,流血不流泪。为了这些孩子们,她无怨无悔。

荣誉加身,继续前行,始终不忘初心

“我们学校的足球氛围特别浓厚,基本上每个班都有足球队,训练的队员都是从中选拨出来的精英,是我们小学组的校队队员。”说起队中的成员,王侠如数家珍般打开了话匣子,眼神中闪烁着幸福自豪的光芒。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侠的努力下,三义足球队的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先后多次在全市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中获得好名次。2016去南京参加的苏宁爱德“足球1+1”青少年足球比赛活动中,更是一举获得了安徽组冠军、苏皖赛亚军及唯一一个金靴奖的好成绩,成为颍泉区乃至全市的“明星球队”。2018年4月10日,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爱德基金会、苏宁集团等一行人十余人专程到阜阳三义学校考察校园足球。汇报中体育老师王侠的“用奋斗成就未来,让足球点燃梦想”的事迹,赢得了国内外友人的大力点赞

多年来,由于教学成绩突出,王侠多次荣获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趣味运动会“优秀辅导教师”、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优秀教练员”、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她的多篇论文获得颍泉区体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在省第二届《体育与健康》录像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录像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在省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提供展示课。2017年,王侠获“安徽最美教师”。

2017年10月。在安徽省教育厅举办师德巡回报告会上,王侠16分钟《足球妈妈的华丽转身》的报告,被6次掌声打断,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深情再现了她20多年校园足球的坚守与梦想。2018年6月1日,央广网更是以《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安徽有个“足球侠”:把球踢到米兰去!》为标题,把王侠的先进事迹大篇幅的刊登在重要版面予以宣传报道。

面对鲜花和掌声,她说“作为一名教师,党和组织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仍需要继续努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足球的快乐。”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xueyw/1489.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